刷卡換現金的運作方式很簡單,只要用自己的信用卡買某樣商品,再將物品轉賣給刷卡換現金的業者,就可以拿到現金。
例如:小明在家樂福刷信用卡買了一台價值 10,000 元的相機,再將相機用 9,000 元的價格賣給刷卡換現金的業者,如此一來,小明就可以獲得 9,000 元的現金。
這個方式聽起來和平常去商場購物沒什麼不同,唯一不同的地方是,需要將買到的商品交給業者,如此一來就能立刻取得現金。
這整個過程聽起來最有疑慮的地方是,你在刷卡購物時,並不是真的想買某個商品,而是想透過商品換取現金,雖然這種運作方式很像是遊走在法律邊緣,但其實只要業者和消費者在過程中注意一些細節,那麼刷卡換現金就是一個完全合法的交易行為。
刷卡換現金違法嗎?其實沒問題
「假消費真借貸」常被認為是刷卡換現金的代名詞,廣告會標榜「刷卡 1 萬元可以現領 9,900 元,只收 100 元手續費」,這種聽起來像詐騙的廣告詞,讓許多新聞媒體都會呼籲閱聽人不要受騙。
但刷卡換現金真的這麼恐怖嗎?
如果民眾進行交易時注意以下三點,那刷卡換現金就不會有爭議。
- 有真實買賣,也就是實體商品或服務的交易。
- 必須開立發票,以避免逃漏稅的情形。
- 業者不能明示或暗示消費者不用繳信用卡帳單,否則民眾會成為詐欺銀行的幫助犯。
如果在進行刷卡換現金時,遇到業者準備私人 POS 機,要你透過機器刷卡,卻沒有實際交易商品,也沒有給消費者發票,又或是業者兜售發票,那這種情形將會觸犯以下法律:
「刷卡兌現」商模行之有年
刷卡換現金的優點是可以快速獲取資金,不用像傳統金融借貸,需要填寫一堆資料,並經過長時間的審查與等待。
有部分理財不善的人被銀行認為沒有還款能力,所以基本上無法成功通過銀行申請貸款,在這個情況下,不用進行身分審查的刷卡換現金就成為他們借貸的管道之一。
刷卡兌現是夾在現代都市中的一個獨特商模,對於急需用錢、小額借貸的民眾來說是一大福音,但在進行交易時也必須注意背後的風險與相關的法律問題,才能避免自己遇上債務危機。

刷卡換現金的簡單流程
刷卡換現金的簡單流程如下:
- 使用 LINE 或電話聯絡刷卡換現金業者,確認好交易條件,並提供自己的所在地與金額需求。
- 指定地點通常會約在大賣場,如家樂福、好市多、超商等。如果想要線上操作,就需要多花幾道手續驗證身份。
- 線上刷卡換現金的流程是,你要到業者指定的網路商家,進行線上刷卡,等到交易確定成立後,就會有現金匯到你指定的戶頭。進行線上交易也同時會有電子交易明細和線上轉帳紀錄。
- 指定地點通常會約在大賣場,如家樂福、好市多、超商等。如果想要線上操作,就需要多花幾道手續驗證身份。
- 攜帶信用卡、驗證身分的資料,並在指定地點出現。
- 和業者碰面後,當場進行刷卡消費。
- 用當初聯絡業者時談好的價格,將商品轉賣給業者。
- 現場收取現金並確認金額無誤。

業者風險:拿別人的卡盜刷
刷卡換現金業者也有需要面臨消費者盜刷他人卡片的風險。
如果消費者以線上刷卡的方式兌現,但卻不是刷本人的信用卡,而是盜刷別人的卡片,那麼就會發生消費者根本不會收到信用卡帳單的狀況,並且也會造成銀行呆帳。
另外,即使是實體交易也有風險。如果在刷卡購物前,業者沒有確定清楚消費者的身分以及他持有的信用卡是不是自己的,因而發生卡片盜刷的情況,那業者自己後續的爭議風險也會很高。
商業模式:需要有強大的物流脈絡
刷卡換現金的業者拿到消費者轉賣的商品之後,必須要想辦法將手中的貨物賣出去。
就算是比較好變賣的貨品或禮券,也要有門路才能換成等值現金,不然存貨卡住後,就會增加囤貨成本,如果業者不盡快將物品變現,他們手頭上可以運用的現金就會短少,嚴重時甚至會無法滿足消費者刷卡換現金的需求。
現金流高、難以做大的商業模式
刷卡兌現的交易額大概是數萬塊錢起跳,有時也會到十幾萬、幾十萬,所以累積的現金進出量很高。
但是這種商業模式對業者來說,利潤比較薄,他們除了賺取中間的手續費,也必須想辦法將交換來的商品變現,這樣才有足夠多的金流。在利潤薄且風險大的請況下,若是只有一個人經營,很難做好資金與物流的控管。
這種商業模式也很難交由一大群團隊操作,畢竟利潤不高,難以聘用太多人來共同經營。因此刷卡換現金大多以薄利少人的團隊編制為主,是個有利可圖但很難做到大量體的獨特商業模式。
刷卡換現金是夾在現代都市中的一個獨特商模,對於急需用錢、小額借貸的民眾來說是一大福音,但也必須注意背後的風險與相關的法律問題,才能避免自己遇上債務危機。
刷卡換現金,媒體影音報導彙整
